更新时间:2019-01-09 信息来源:湖南日报
原标题:邓建东:潜心研制“硒薯米”
湖南日报记者 刘跃兵 通讯员 刘贵雄
1月7日,新田县枧头镇大冠岭山上,54岁的邓建东忙着以高出市场价15%的价格,收购村民们的红薯。村民周卫中高兴地说:“今年,红薯卖上了好价钱。”
邓建东收购红薯是要加工“硒薯米”。“硒薯米”是由红薯经过削皮、烘烤等程序加工而成,可以与大米一起蒸、煮,做成红薯饭,不但年轻人喜欢,还让中老年消费者品尝到“童年的味道”。
邓建东是新田县骥村镇砠平村人,家里兄弟姊妹6人。他年轻时,因为人口多,收入少,红薯一直是全家人的主食。
邓建东成年后干过多种工作。2007年初,他们姐弟几个创办了一家粮油加工企业,通过发展订单生产,把新田的优质大米销售到全国各地。
2010年,邓建东在新田县大冠岭山上发现,这里水田少、旱土多,村民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红薯不但不值钱,还经常滞销。他想,如果把红薯加工成方便大家蒸煮的“红薯米”,不是解决了这一难题?
邓建东成批买回红薯开始试验,他试着清洗、切丁、蒸、烘烤,可一不小心就煮成了糊,还经常烘烤成了硬疙瘩。把这些“废品”送到养猪场,猪都不吃,邓建东还得自掏腰包处理垃圾。
然而,邓建东凭着不服输的劲,用5年时间掌握了红薯切丁的技术,如上锅蒸、烘烤时间等参数。
接着,邓建东决定改良现有的清洗、烘烤等设备,以实现流水线生产。为此,邓建东到处找书籍,上网查,向专业人士请教,一有空就拆开、组装机械设备。
2016年大年初一一大早,邓建东突然想到改进一个电板,可以提升烘烤的效率,他立即赶到厂里,忙到第二天凌晨。2017年,正是试制设备的关键时期,邓建东家也不回,连续干了3个多月。
2018年5月,一种红薯米的加工方法获得国家专利,因为新田的土壤富含“硒”元素,邓建东给这种红薯米取名“硒薯米”。
如今,“硒薯米”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去年,邓建东在新田发展订单红薯1万多亩,带动1000多贫困户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