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1-20 信息来源:永州新闻网
永州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福华 李珍春)11月19日,在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南昌年会上,生态环境部对永州市金洞管理区荣获国家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进行授牌。金洞管理区斩获又一国家级荣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评选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生态文明供给侧模式创新,打造绿色惠民、绿色共享品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模式,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标杆样板,示范引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
素有“绿色聚宝盆”“天然氧吧”美称的金洞管理区地处永州北部,是湘南重要的绿色屏障。近年来,金洞管理区在永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在省、市环保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生态立区”战略,全力打造绿色、活力、智慧、幸福“四个金洞”,以生态环境高水平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绿色发展的长卷上不断书写新的篇章。全区76万亩林地青山如黛,18条大小溪流碧波荡漾,森林覆盖率87.73%,森林蓄积量394万m³,平均负氧离子达3万个/立方厘米。先后荣获“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中国楠木之乡”“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中国森林康养林场”等十余个“国字号”生态品牌。
作为全国《国际森林文书》示范单位(后更名为《联合国森林文书》),金洞管理区与塞罕坝林场等全国12家示范单位共同承担起履行国际责任的重担,为实现“增加森林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改善以林为生者的生计”的全球森林目标,始终如一立足良好的生态优势和自身资源禀赋,聚焦长远发展,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坚持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手抓、两手硬。
一方面夯实绿色高质量发展底蕴。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稳步推进重金属治理、河道治理、裸土治理等环保项目,高标准落实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积极开展生态恢复、矿山治理、土壤修复工程。转型关停污染源主体18个,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9.19公顷,顺利完成牛头山重金属冶炼厂综合治理等多个生态环保项目,有力有序推进湘江支流白水河综合治理工程,辖区内地表水质均在II类以上,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以绿化、美化、亮化、序化为主要抓手,通过分步分批实施,达到农村危房空心房拆除率100%、改厕率100%、村庄亮化覆盖率100%、乡村主干道绿化美化率100%。大力实施“绿锦添花”工程,着力对境内二级公路沿线、渔窝湾和楠木主题公园等主要景点进行绿化提质改造,形成串、连成片,“车在林中走、人在花中游”绵延数十里的公路花海、景观长廊。着力提升生态环境多样性,实现从林场到分场再到哨所,层层建立森林保护机构,常态化开展打击破坏森林资源专项行动;通过禁燃禁放、禁渔、禁采等系列举措,连续36年无重特大森林火灾,筑牢生态环境保护防线。
另一方面,高质量打通“两山”转化路径。瞄准将金洞建设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著名旅游度假目的地目标,打造了以金洞漂流、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楠木主题公园、三公垒瀑布群等为代表的20多个特色旅游产品,形成春赏花、夏亲水、秋揽胜、冬养生四季游格局,年吸引游客1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6000万元,引导居民实现从“砍树”到“看树”,从“卖山头”到“卖生态”,从“卖木材”到“卖景观”的根本转变。因地制宜发展以楠木为主的珍贵树种,现珍贵树种培育总面积累计近10万亩,楠木种植年产值达2000余万元,金洞楠木已成为林农发家致富的“摇钱树”。将森林康养产业作为“一号产业”,高质配套打造“十个一”工程,致力打造城市人的养生园,快速带动了金洞第三产业发展,新增就业和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1000余人,带动3000余名贫困人口脱贫。坚持林上铺锦绣、林下做文章,多措并举盘活林下资源,创新林上养蜂、林中药茶果、林下养殖、林内休闲康养、林外加工的“五林经济”发展模式,通过以“以短补长”,助农鼓起“钱袋子”。
金洞管理区将以此次入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为契机,继续深化“两山”实践创新,有效打通“两山”双向转化通道,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培育绿色文化,形成小流域“两山”转化范例,持续走好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素质”相得益彰的“两山”实践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