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4-11 信息来源:东方财富网
4月9日,AI公司商汤科技宣布完成6亿美元C轮融资。这是其去年7月宣布B轮融资4.1亿美元后,再次创下全球人工智能领域融资纪录。而此轮融资完成以后,据有关媒体报道称,商汤科技的估值已超45亿美元,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AI独角兽公司。
华丽的融资史
据有关媒体报道,本轮融资由阿里巴巴集团领投,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苏宁等投资机构和战略伙伴跟投。
事实上,自商汤科技2014年11月成立以来,其一直备受资本的青睐,至今已完成多轮融资。
(资料来源:公开信息整理)
历经生死到全面盈利
在融资市场上顺风顺水的商汤科技,其经营却不是一帆风顺的。2015年底甚至一度出现现金流紧张的困局。
当时的商汤科技,被称为“只有一堆论文的人工智能公司”。而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徐立也曾表示,“商汤拥有亚洲最大的深度学习研究团队,包括18名教授,以及来自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北大、清华等世界名校的120余名博士生。”
而对于AI人才来说,此前有媒体报道称,25-30万元已是AI工程师年薪的底线,资深算法工程师年薪要求更是超过了100万元。
正是这两个主要方面导致了商汤科技的经营困境:一是产品从研究到规模化所需要的时间成本,二是大量的人才招聘所带来的巨大人力成本。
此后,由任泉创立的StarVC所带来的一笔投资,解了商汤科技的燃眉之急。甚至可以说,这是商汤科技的救命钱。此后,团队转变理念,关注应用落地,将技术转化为产品。
当前,商汤科技正成为风投基金的香饽饽。有业内人士表示,“即便是一些大的、老牌的美元基金都称挤不进去。”
伴随着资本的驱动,加之产品的不断落地,到了2018年,商汤科技宣布,公司在2017年已实现全面盈利,营收相比2016年增长420%。
商汤科技进一步说明,目前的营收来自于在四个方向:安防、汽车、手机以及新型业务。最大的一块收入来自智能安防领域,占到整体营收的30%。此外,60%来自于智能汽车、手机移动互联网方面,剩下10%来自于新型业务。新型业务中,包括了遥感、机器人、视频等业务,这些在商汤看来,有先行先试的意味。
而在完成C轮融资之后,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CEO徐立表示:“作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平台公司,商汤科技C轮融资将进一步夯实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地位:首先,以商汤原创技术为核心,赋能更多行业;其次,与全球头部伙伴进行深度合作,进一步拓展商业版图;第三,强化上下游产业链,深化商汤在人工智能产业链布局。”
除了落地产品,也正输出造血
虽然商汤科技在产品落地上已取得十足的进展,并以此实现盈利。但是我们还可以发现,其正在积极的对外输出投资。
2017年11月,商汤与上海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表示5年内在沪投资不低于60亿元,形成人工智能产业聚集效应。
今年的3月13日,上海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商汤科技已经与上海仪电集团达成合作。根据协议,双方的合作重点主要聚焦在以物联网、云计算为特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并成立联合实验室,针对上海仪电各业务场景进行基于视觉、图像认知的共性技术试验和应用研发,布局和完善智慧城市的整体解决方案。
而3月14日,商汤科技又和临港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在人工智能领域产业基金方面开展合作,通过产业基金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同时,促进商汤科技与园区企业之间的合作,推动临港集团园区企业人工智能发展,打造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
此外,商汤还设立了人工智能产业基金,投资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并在初创公司51VR的B轮2.1亿元融资中领头。
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主管战略投资部的徐冰表示:“其在商汤科技的战投部,组建了一支跨界团队,既做自家的战略投资,也运营商汤产业基金,希望用资本杠杆撬动更大的人工智能生态。”
不过,徐冰也表示:“因为目的不同,我们跟红杉、IDG资本等这样的专业机构在投资逻辑、项目收益和风险评估上,会有些差异。”
而据有关媒体透露,虽然目前商汤科技仅对外公布了51VR这一个投资项目,但实际上它已投资了6个项目,计划投资的项目还有10多个,包括AI芯片、医疗、物联网、手机和互联网,甚至还包括游戏。
谁在引领AI投资潮?
当然了,受到资本青睐的并不只是商汤科技一家,在AI投资浪潮中,旷视科技、依图科技等公司也成为资本追逐的对象。
事实上,2017年以来,据不完全统计,AI领域的初创公司融资额远超100亿元。其中商汤科技和旷视科技的融资额占比最多。
(资料来源:公开信息整理)
今年3月份,由长城战略咨询联合科技部火炬中心《2017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中,商汤科技以25亿美元估值排在第42位。在业内,商汤科技与旷视科技、依图科技、云从科技位列国内计算机视觉第一梯队,并称“CV四兽”。
而这其中,除了具有中科院背景的云从科技之外,另外三家公司都与阿里巴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去年底至目前阿里巴巴多次投资商汤科技,而在去年5月依图科技的C轮融资中也出现了云峰基金的身影。
而旷视科技更是早早地就接受了阿里的投资,并且早已经接入了支付宝的人脸识别技术,2015 年在德国 Cebit 展会上,马云还公开秀了一下刷脸登录,给旷视带来了不少的关注度,后来的淘宝无人咖啡店也有旷视的技术。
再看阿里巴巴最近2两年的投资布局,从AI芯片领域的顶尖公司寒武纪、深鉴科技,到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独角兽商汤科技、旷视科技,阿里已经一网打尽,全部揽入其AI棋局之中。这大有包揽中国AI独角兽的态势。
而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主席蔡崇信此前表示:“阿里巴巴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已为旗下业务带来显著效益,今后我们将继续在人工智能领域作出投资。”
“买赛道”模式已然开启?
鉴于阿里系已经在人工智能的基础层、技术层领域投资了多家“独角兽”性质的公司。有媒体据此认为,在AI领域投资,阿里有可能会开启“买赛道”的模式。
以往财务投资人“买赛道”,主要原因是看好特定的新兴行业,选择投资行业中的众多企业,这些企业甚至可能是竞争对手,以避免因投错企业而错失整个行业的投资机会。
但对于阿里来说,很可能是出于战略的考虑。
在国内,最看重AI平台价值的互联网公司非BAT莫属,而这几家公司都具有数据、资金等方面的绝对优势。加之这三家公司,尤其是腾讯阿里之争由来已久。
若阿里开始有意“买赛道”,对其他公司来说,之后投资这些公司的难度可能会加大,很可能只能选择其他标的。有媒体表示,在咨询过两家获得阿里系投资的AI公司时,对方均表示未签订投资的排他协议,但阿里系在董事会中均有席位及投票权,而若拿竞品的投资,很可能并不会太容易。而当这一趋势比较明显,赛道各个水平的其他公司议价权也会增强,很可能意味着对手要付出更高的议价。
不管怎样,自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及同年11月15日,科技部公布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单以来,市场就普遍认为,在政策红利、充足的资本支持下,在人工智能领域,我国很有可能诞生出一批世界级的AI巨头。这一天或许会很快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