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

永州岛
爱链永州,一网情深!

[人物志]徐曙光:创业专业户的逆袭人生

更新时间:2018-04-14 信息来源:第一财经


 这个男人,看上去质朴、儒雅、睿智而又低调。出生在山东农村的他面相朴实,之后的留学生涯让他的气质中增添了书卷气,近20年的职场生涯,他成为至少8家公司的董事长,持续创业却低调行事。

  他叫徐曙光。就在近期,由他创办的格林豪泰(GHG.NYSE)在美国纽交所上市,这是作为格林豪泰创始人兼董事长的徐曙光和他的团队等待十年后的IPO。

 和那些头顶光环的天才型创业者不同,徐曙光算是个“逆袭者”,一路走来,他最初时并不起眼,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总能脱颖而出。

  第一财经记者在对徐曙光采访和追踪报道的十多年时间内了解到,他所创办的企业涉及医疗、零售、房地产、养老、酒店、红酒等,产业覆盖面极广。此次格林豪泰酒店IPO,终于可以让投资者有退出获利的机会,但十年间的酒店产业格局巨变,格林豪泰优势减弱,“创业专业户”徐曙光如何让他的连锁酒店在市场上重焕光芒,或许是个挑战。

  农村娃的大梦想

  上世纪60年代,徐曙光出生在山东省乳山县徐家镇徐家村,他是家中的长男,其后父母还生下了一弟一妹。

  “小时候的家境并不富裕,甚至有点入不敷出,但每次父亲带我去县城,都会用仅有的钱给我买书。我记得父亲告诉我说‘你不用把书全部看完,其实只要你能够看一页,那一页上面的知识就远远超过了买书的价钱’。”徐曙光曾经这样向第一财经记者描述。

  物资匮乏的童年时光,父亲对徐曙光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念书是王道”的概念也给徐曙光年幼的心里留下深刻的烙印。

  但是,徐曙光并非一路顺遂。

  在徐家镇念完初中之后,徐曙光考入了乳山县(现更名为乳山市)一中。他进入该校时,排名仅仅是第38名。然而徐曙光总有一股韧劲,经过夜以继日的努力念书,到了期中考试时,他成为全班第一名;期末考试时,他成为全年级第一名。随后的整个高中生涯,他一直是第一名。

  到了考大学的年纪,徐曙光最初的想法是报考医学院。此时父亲的建议又影响了徐曙光。“父亲说,即使你治好了九十九个人,但只要你没治好一个人,也会终生愧疚。但如果你做工程师,即使有九十九次失败,只要有一次成功了,也会名扬天下,就像发明了灯泡的爱迪生一样。”徐曙光曾对第一财经记者回忆道。

  最终,徐曙光报考了北京工业学院(后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系专业。20岁那年,徐曙光就从这所大学毕业。随后,他在国家航天局实验室得到了一份令人羡慕而又体面的工作。

  从一个农村娃,通过学习改变命运走到这里,其实徐曙光已算成功。然而,他并未停下步伐,这种持续升级并且不断寻找新机会的性格在徐曙光之后的连续创业中也可见一斑。

  在工作中,徐曙光接触了很多国外的科学家,他发现海外的科研技术要更先进,于是他决定要出国深造。

  逆袭升级的美国留学路

  出国念书需要考托福、GRE,然而身为理工男的徐曙光最初的英语基础并不好。

  第一财经记者多方采访获悉,在之前的高考中,徐曙光的英语成绩也是拖后腿的项目。徐曙光只能一边工作一边复习英语。足足耗费了三年时间,他终于通过托福、GRE考试,获得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硕士录取通知书。南加州大学并不容易考取,当时,徐曙光非常智慧地采取了一个策略——申请应用数学专业,因为美国学生读这个专业的人很少,外国学生较易录取,甚至可能获得奖学金。他的策略成功了。

  根据徐曙光自己的描述,初到美国时,他的英语口语很差,以至于他上课提问时,老师根本听不懂他在说什么,最后得要边上的同学翻译才能沟通,这让徐曙光感到非常尴尬,于是他也暗下决心,必须要攻克语言关。但令这位老师没有料到的是,具有不服输和逆袭体质的徐曙光在期末考试时,一张满分100分的试卷,竟得了148分——他连50分的附加题都差不多答对了,而当时的第二名,只有他分数的一半。这令所有人都对徐曙光刮目相看。

  在美国南加州大学,徐曙光获得了应用数学硕士学位和电脑工程硕士学位。

  在翻看徐曙光的自传《我就是喜欢创业》一书并与其深度交流后,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等修完应用数学专业后,当时美国正盛行人体基因解析学,也就是对DNA进行解析,这是个规模达20亿美元的大市场。彼时美国遗传工程学的领军人物是Dr。 Finch,他正巧在南加州大学任教。Dr。 Finch很是看重逻辑和数学能力强的徐曙光,他按每小时8美元的规格给徐曙光付费在实验室兼职。在当时的中国,人们的工资普遍才几十元一个月,年纪轻轻的徐曙光算是“小富豪”了。但徐曙光志不在此,且一次做实验时,他不小心弄断了试管,碎玻璃在他手上拉出了一道伤口。生物实验里培养的细菌有一定危险性。这促使徐曙光离开了生物实验室。

  离开科学实验领域的他在美国听到当时人们对于中国留学生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中国人在美国只能打工,只能做工程师、教授,却做不了企业家”。这让徐曙光感到很不服气,于是他申请去商学院攻读金融与运营研究(Finance and Operation Research)专业,并开始寻找成为企业家的机会。

  从愚人节开始的持续创业路

  1995年4月1日,愚人节,徐曙光开始了在美国统一企业担任财务高管的职业生涯。根据徐曙光在《我就是喜欢创业》一书中的回忆,在那两年间,他做得最多的事就是将建商的不良贷款项目统统砍掉,集中精力做好盈利能力强的项目,因为他的雷厉风行,该企业那两年的投资回报率达400%。颇有意思的是,协和地产公司(Concordia Homes)正是徐曙光在美国统一企业工作期间,他经手的众多取消贷款项目的企业之一,然而不打不相识——当时的协和地产的老板Randy Hall不但不记恨,反而非常欣赏徐曙光在美国统一企业的工作表现,在协和地产陷入困境时,1997年4月1日,愚人节,徐曙光临危受命,正式加盟协和地产,担任这家举步维艰的公司的执行副总裁兼财务长。

  在协和地产时期,由于举债等事件让徐曙光常常彻夜难眠,此时的他无奈之下想到改组公司。1997年10月,他建议新建一个公司,以新公司的盈利来偿还老公司的旧债。第一财经记者梳理资料发现,1998年初,协和地产南加州分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仅为3000美元,经营房地产投资开发,徐曙光任CEO,在新公司中占50%股份。可以说,徐曙光当时是为了还债,“被迫”开始了创业之旅。之后徐曙光以总金额250万美元的价码全资拥有了这家协和地产南加州分公司。发挥了自己的念书功力,徐曙光花两周时间通过七门考试获得建筑营造师资格证,开始了地产行业的创业历程。

  “当时的徐曙光手中几乎没有资金,但他有十足的毅力和信誉度,因为当时徐曙光所能提供的是良好的信誉度和专业能力。于是他获得了融资,并且在行业细分程度极高的美国,很多业务可以外包出去,这给了徐曙光创业发展的空间。”一位接近人士透露。

  1998年,徐曙光的公司营收为零,1999年,该数字便达到1000万美元,2004年达1亿美元。1999年,协和地产南加州分公司正式更名为美国太平洋地产(America Pacific House, APH),成为徐曙光的旗舰公司。

  徐曙光曾向第一财经记者谈起,他的创业生意经有个重要准则就是本土化,在当时徐曙光的美国企业里,员工几乎清一色地都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国的关系学可能是更高层面的问题,虽然你的选举支持等直接行为未必能有直接回报,但对方曾经获得过你的支持是不会忘记的,有时,你所获得的回报并非在一夕之间能反馈,而是一项非常长久的投资。”

  之后的徐曙光发现在美国经营社区房地产还是有很多挑战,比如居民的纠纷、法律问题等,于是“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成为他经历了挫折后的宗旨,在徐曙光看来,做着一件事,心里一定要寻找接下来的发展逻辑和发展机会,不能把自己禁锢在一个小范围里,这样才能把路走得更宽。

  本着这样的多元化发展思路,在2004年,徐曙光看到投资医疗产业的商机。第一财经记者曾经亲历在美国就医的过程,预约冗长且费用极高,尽管医和药费分离,但就诊费用太高。陆先生在美国居住了十年,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一般小病他都不会去医院,有些非急症病就在回国的时候开些药。

  徐曙光觉得这是个商机,当时在南加州戈仑多尔市有个大型医疗中心Foothill Medical Center,由一群医生合资,该公司大股东兼董事长Dr。 Wormley和徐曙光恰巧是同一个高尔夫俱乐部的会员。

  花了1270万美元,徐曙光拥有了Foothill Medical Center 100%股权,与“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理念不同,徐曙光认为,如果换上自己的部下,能比现在的管理团队做得更好吗?如果不能,那么为什么不沿用原团队呢?于是他沿用医疗中心现有的管理团队,让医疗中心沿着既定的规划发展且持续盈利。

  几次创业成功的经历让徐曙光停不下来,之后他回到自己的家乡建设服装出口工厂,甚至在辽宁投建旧城改造产业,一口气做到了8家公司的董事长。而格林豪泰则是他在看到中国经济型酒店崛起时所做的连锁企业创业。

  格林豪泰的十年上市路

  2003年7月的一次晚宴,徐曙光与一对夫妇一见如故,这对经营酒店业的夫妇与徐曙光就中国酒店市场的灿烂前景侃侃而谈,自此徐曙光开始关注酒店业。2004年,徐曙光在中国成立格林豪泰酒店管理公司。

  而在此之前,徐曙光还遇到一个“插曲”,在《我就是喜欢创业》一书中,徐曙光提及,2001年,通过一个颇为要好的朋友引荐,一个来自中国的中年女人在南加州找到了徐曙光,她向徐曙光介绍了自己的节能电池项目,可以节能50%以上,一旦实现量产,前景肯定无限光明。徐曙光被说动了,他打了40万美元到这个人的账上。随即,这个巧舌如簧的女人蒸发得无影无踪。直到现在,每每想到这个被骗的经历,徐曙光总是感到心痛不已。但这件事情让徐曙光意识到“不要单独做一件事情,一定要寻找合作者大家一起做”。

  徐曙光携多家美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一起合作创办格林豪泰时正值中国经济型酒店迅速扩张之际,2004年左右,锦江之星、如家、莫泰、汉庭(现为华住)、7天(现为铂涛)简直“百花齐放”,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了解到,当时市场发展最快时,7天一年的门店数量增幅是400%。此后,格林豪泰也衍生出公寓等一系列子品牌,并进一步扩张。

  在2008年左右,徐曙光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已经萌生上市想法,可惜当时的金融风波使格林豪泰上市计划搁浅。2011年,格林豪泰再次筹备IPO,彼时第一财经记者还接触过该公司特意重组的财务团队,包括当时任命王悦为公司的财务部总监,任命刘蕾为副总监。这两位财务管理人员的任命在当时被视作是为赴美上市铺路。比如王悦在2004年至2007年,在一家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工作,担任高级审计师职位。刘蕾为注册会计师,曾任职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高级审计工作。

  “格林豪泰与其他经济型酒店同业比较不同,资金背景是通过私募基金进行投资。在募集对象上,私募基金的对象只是少数特定的投资者,圈子虽小门槛却不低。私募基金的投资更具隐蔽性,运作也更为灵活,相应获得高收益回报的机会也更大。”华美首席知识专家赵焕焱认为。

  第一财经记者在2011年采访徐曙光时还与其当时的全新财务团队照过面,虽然因为尽职调查和商业机密等原因,并不能深入接触其财务团队,但从徐曙光的表现来看,他当时对于上市还是满怀期待的。

  “徐总就是一个聪明而冷静的儒商,学识过人,遇到挫折不屈不挠,永不言败。”一位在格林豪泰工作多年的员工这样评价他。

  但即便如此,喜欢持续创业且心思灵活的徐曙光还是难敌市场的低迷和连锁酒店行业在2011年左右人才流动的大潮,不少经理级的管理人员高频率离职,且格林豪泰还与携程这样的OTA大佬陷入过预订纠纷。当然,一向在佣金抽成方面比例不低的携程与不少酒店都发生过矛盾,这也是本土连锁酒店崛起后,预订渠道与酒店方的博弈。

  在2011年,格林豪泰依旧没有实现上市,而其竞争对手锦江、7天、华住、如家都成为了上市公司。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此后徐曙光开始试水红酒生意,也一度考察过室内儿童连锁项目等。这几年,格林豪泰依旧在发展但却异常低调,徐曙光这个原本就鲜少在人前出现的“创业专业户”更是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直到去年,格林豪泰先是收购大娘水饺,11月有消息称格林豪泰启动了在纽交所IPO的项目,拟筹资至多6亿美元。格林豪泰已经聘用成立于美国纽约的国际金融服务公司Morgan Stanley和金融管理咨询公司Merrill Lynch参与筹备工作。

  终于在今年的美国当地时间3月27日,格林豪泰(GHG.NYSE)在纽交所上市,首日开盘报14.40美元,IPO价格为14美元,格林豪泰在美发售1020万ADS,低于预期每股区间16美元~18美元,发行1940万股的计划。由于近期市场波动的缘故,格林豪泰已经将IPO规模削减53%。

  上市成绩不算十分亮眼,徐曙光因为在静默期,近期也不便多言,但其还是保持着一贯的儒雅淡定的作风,一切顺其自然而又水到渠成。

  “如今,锦江系将铂涛合并;华住收购中州快捷酒店和桔子水晶酒店集团,格林豪泰并没有太大的规模优势。而且从其招股书可见,截至2017年底,格林豪泰拥有2263家加盟管理酒店,占酒店运营总量的98.9%。如此之高的加盟店占比,也说明酒店管理难度颇大。这些都是徐曙光今后要考虑的问题。但无论如何,格林豪泰在蛰伏十年后能上市,投资者获得退出机会了,这对于徐曙光而言,也算是一个新的开始。”劲旅首席分析师魏长仁如是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