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6-10-20 信息来源:
来源:pingwest
还有一个月,众人翘首以盼、李安的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就要上映了。
这部讲述一名19 岁的美国军人在伊拉克战争中逃过一劫,被当局以粉饰战争为由召回国内的电影,将于11 月11 日在中美同步上映,当天也是美国的退伍军人节。
本片的最大亮点是画面不但是3D ,而且还是4K 、120帧(每秒播放格数,一般电影为24帧)的。届时全球将有5 家电影院支持该片完整的“3D/4K/120帧”的超高规格,分别位于纽约、洛杉矶、北京(博纳影城悠唐店)、上海、台北。
目前台北已经可以预定最高规格的电影票,售价800 台币(约人民币170 元)。据传,上海120帧版本的放映场次的票价黄牛价最终将超过500 元。求辟谣……
面对这个全新的电影制式,出品方索尼影业提出一个新名词,“浸入式数字电影(Immersive Digital)。目前只有一种放映机可以满足这种制式的放映,那就是科视的Christie Mirage 4KLH 4K 激光放映机。
可以肯定的,绝大多数戏院的放映机是无法同时适配4K + 3D 放映。在10 月1 日的台北见面会上,李安透露将制作低规格版本以满足普通戏院的需求,目前确定的版本有“2K/3D/60帧”,以及“2D/120帧”。他还表示,只要数据足够,无论是2D/3D,画面都会非常鲜活,“我拍了很多个版本,大家可以有更多选择。”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剧照(来源: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
120 帧每秒的高规格画面对于观众的意义是什么?为何要知易行难、直接跳级挑战更高规格的电影格式?近日在接受台湾财经杂志《天下》的专访中,李安表示一切都是使命使然,“从拍摄《少年Pi 》开始,电影它一直告诉我,它要变了。”
在这里有必要先科普一下高帧数的好处。像探索频道拍摄猎豹追捕羚羊的纪录片,是采用1000 帧的超高速率拍摄,1000 帧的画面如果用24 帧的速度播放便是慢动作,画面清楚得不得了,又真实又清楚。李安的新片想要达到上述慢动作的清晰度,但它却不是用慢动作播放出来。也就是说,一般的播放速度,可是有慢动作的清晰感,最终呈现的画面是超乎想象的流畅与清晰。
另一方面,当前电影的呈现方式与拍摄手法其实跟彩色电影逐渐成熟的1970 年代并没有太大差异。即便是迈入数码时代,观众仍然是处于第四面墙的一端,只能够以旁观者的姿态观看电影。用李安的话,过去的影片就像法国人讲voyeur,法文voyeur 便是偷窥別人的意思,看电影有一种kimochiii (日文“気持ちいい”,舒服)的感觉。
3D 的出现让观众可以选择走到电影里面,这多了一种认同感、参与感。在4K 高分辨率的基础再加上3D 的两个视角,李安新片画面所递进入我们脑袋的是远超于传统电影的信息量。不妨做个比较:
传统电影:2D、SD 或HD 画质、每秒24帧
《霍比特人》:3D、4K 画质、每秒48帧
《阿凡达2 》:3D、4K 画质、每秒48 或60帧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3D、4K、每秒120帧
3D=2D*2,4K=2K*4,120帧=24帧*5,这么算下来,李安的高规格新片每秒产生的信息量为传统电影的40 倍。这样的画面信息量似乎令人难以接受,但它实际非常柔顺,提供一种愉悦而舒服的视觉体验,同时也让人感觉亲切以及具有张力。
与3D 常用于奇幻或科幻题材等大片制作的认知不同,李安认为,3D 的强项在于表现真实,看清楚人的脸,也就是所谓的intimacy(亲切感),你可以看到人的气色、感受到人的感觉。“对我来讲,像是人脸的close up(特写),是3D 最大的一个前进。”
在北京BIRTV2016 展出的索尼8K 摄像机F65,李安新片所采用的机子,最高支持4K 240帧、8K 60帧的超高规格拍摄
此外,一般3D 电影的放映亮度约为2.5~4.5FL(福特朗伯,亮度的测量单位),《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亮度高达28FL,是一般3D 电影的5 倍有余。
李安希望3D 的观影体验不是累赘或负担,而是美而轻松的。过去我们在看不好的3D 的时候,要费很大的力气去抵抗那种阴暗、不清楚、不准确、看得头都要痛的东西。未来观众一定会习惯这个较高的规格,你应该什么片都可以看,因为它就是很好看,因为你有这么多的讯息进到脑子里面。
面对如此高速的拍摄,李安要求电影中的演员不要化妆,因为每一根汗毛都看得到。为此,演员克里斯汀•斯图尔特还特别留出3 个月时间进行保养,以保证皮肤状态,不要长痘。
“演戏时我还不确定叫演员们怎么演,因为你一演,看起来就像演的,(演员)他要真的有感同身受的感觉,表演要从这里出发。”他认为, 3D + 高帧数的表现力应该用来拍摄更具戏剧性的东西。
通过《天下》杂志记者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她在李安工作室如何被22 分钟的试映片段所震撼到的。“像是眼前没有了萤幕而被硬生生拉进电影场景,看着对面的迫击炮把左边的土墙轰成碎片、右边的队友吓到汗流满面、青筋浮现。”
曾以《少年Pi 的奇幻漂流》、《卧虎藏龙》入围奥斯卡最佳剪辑、李安的御用剪辑师Tim Squyres 认为这部新片的剪辑比拍摄难度多得去了,因为他们在摸着石头过河,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我无法用每秒120帧的格式剪辑,因为市面上没有任何一个剪辑软件可以支援我,只能用60 帧的格式工作。”整个《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后期制作历时一年零三个月。
李安与Tim Squyres (右)在位于纽约的李安电影实验工作室。(来源:天下杂志)
10 月1 日,李安还参加《天下》杂志举办一场名为“探索与创造”的座谈会,谈到为何年过六十还要不断挑战自我时,他说,“人过六十还真的是开始在困惑了。就像麦当娜的歌曲《like a virgin》(宛若处女),我希望每次做都像happen for the first time。”
从外表看,李安是温和的,其待人处事也透露着台湾人特有的温文儒雅。但回顾其作品,他给人的印象又是充满创造力,带点叛逆个性。《少年Pi 的奇幻漂流》是李安第一次接触3D 电影,便取得6 亿美元的票房成绩,并为其赢得第二座奥斯卡最佳导演的殊荣。
《Pi》的成功给予他更大的信心去探索电影技术的边界,也让他开始怀疑传统24 帧的规格。“因为我是做戏剧出身,格数一高,电影就不能看,演的样子就很傻气,光不对、布景不对、什么都不对。我知道24 格没什么好,只是最便宜。”
尽管他还是一如既往地捍卫胶片,捍卫胶片电影的独特质感。可当他发现,现在大家用数字去模仿胶片,但却还不到胶片的程度,便有一种走回头路的感觉。
“数字一定有数字的东西,它需要往前走。其实我并没有创造这个格式,我只是反映我看到的。”他说在拍《Pi》的时候还不清楚是什么东西,只知道有一个东西在召唤他,一种新的电影语言在召唤他。
这仿佛是电影之神选中了他,给他一种使命感。“任何做出一点成绩的人,都会有使命感,要为未来的年轻人铺路。”于是便有了如今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以及“3D/4K/120帧”的超高规格。
李安与演员Joe Alwyn 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拍摄现场。(来源: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
在李安看来,内容跟科技不是两回事,这是一体两面。
我觉得讲什么内容,跟怎么讲这个故事,是同等重要,因为电影是一种体验。你的身体怎么感受它,直观上,观众看到那个影像,怎么跟它去呼吸、沟通,这是电影的本质。故事中的喜怒哀乐,说穿了也是一种形式。电影最可贵,就是你跟它的直观关系,这跟你的拍法、科技有很大关系。
我觉得科技、动画都走在我们前面,只是我们拍电影的人都比较慢。
访谈最后,李安提到对新片的一点愿景,那就是把观众带回戏院。
我很相信戏院这回事,尤其我们现在不进教堂、庙宇。我们需要沟通,大家聚在一起看一个东西,就是导演跟大家分享一个精神上的东西,你需要假装进入一个幻想的世界,然后去应证你的生活,找到条理。
这便是李安的电影哲学与终极诉求,技术进步不但不会剥夺人文主义的精神,反而会更有利于人文主义的传达。衷心祝愿李安这部极具实验性质的新片,在为观众带来崭新观影体验的同时,也能引发新一轮电影叙事与技术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