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

永州岛
爱链永州,一网情深!

郎咸平:共享经济即将迎来下半场

更新时间:2017-01-07 信息来源:

作者:郎咸平

来源:摘自《郎咸平说:新经济颠覆了什么》,经东方出版社授权发布

编者按:如果回忆2016年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热门词汇,你会想到什么?共享经济!

寒冬之下,共享单车迎来资本热潮。随着Airbnb、Uber 等共享经济产业龙头的出现及其创新商业模式取得的成功,共享经济的价值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而在今年整体“资本寒冬的”格局下,共享单车领域资本的热度迅速升温,仅8月以来,共享单车龙头ofo 和摩拜共进行了8次融资,投资方包括滴滴、小米、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同时行业的新进入者小鸣单车与优拜单车等也分别在近期完成A 轮融资,金额均超过1亿元。无可置疑,共享经济再度以摧古拉朽之势横扫业内质疑,卷土重来成为时下热点。

那么,所谓的共享经济其本质到底是什么?即将迎来的共享经济下半场要怎么走?我在最新出版的《郎咸平说:新经济颠覆了什么》一书中有如下解答,现在与大家分享。

共享经济是一种全新事物吗?共享经济,也叫分享经济,成为最近两年来的热门话题。从Uber 到滴滴打车,从Airbnb 到小猪短租,打的都是共享经济的旗号。2015 年Uber 融资10 亿美元,估值超过500 亿美元;Airbnb 在2016 年融资10 亿美元,估值达200亿美元。

牛津英文字典对共享经济的定义为:“在一个经济体系中,通过免费或收费的方式,将资产或服务在个人之间进行共享。信息一般以互联网的方式进行传播:多亏了共享经济,你可以在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将闲置的资产比如汽车、公寓、自行车,甚至Wi-Fi 网络出租给他人。”

随着经济的发展,闲置资源增多,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解决了供需匹配的问题,共享经济开始以非常快的速度,吸引资本市场的注意力并快速扩张。最近几年流行的共享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有一个第三方创建的、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市场平台,这个第三方可以是商业机构、组织或者政府,能够提供实时、精确的算法,将供给和需求进行有效匹配。个体借助这些平台,交换闲置物品,分享自己的知识、经验,或者向企业、某个创新项目筹集资金。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交通行业的滴滴、优步,和旅游住宿业的Airbnb。

共享经济的“过剩”条件能否满足?共享经济的实现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第一,资源的闲置,也就是过剩。无论时间、物品、知识,只有它们出现盈余之后才会被共享出来。所以我们说资源过剩是一切共享经济的根基,如果没有这个先决条件,其他都是无效的。第二,供需相对平衡。以房屋共享为例,某阶段你经常共享不到房,那么你可能就会去住酒店了。相应地,如果你的房间经常共享不出去,那么长此以往,得不到经济或其他层面的收获,你可能就不会再经营下去。第三,信任机制建立的门槛不应过高。滴滴、快的从出租车打车软件起家,短短三年的时间已经拥有了2 亿用户和800 万司机,专车、快车、顺风车等分享经济的模式很快就遍地开花。而同样作为高频刚需的住房领域,其分享模式的市场份额却有点捉襟见肘。国内的小猪短租等分享模式是参照国外的Airbnb,房主把多余的房间分享给租户。而在中国人观念中晚上留宿陌生人显得那么突兀,信任问题是一大难题。由此可见,虽然同样是分享经济的应用,信任难题解决不了,再多都是空谈。

在这三个条件中,第一个“过剩”条件看似简单,实质不容易满足。因为这里的“过剩”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数量过剩,而是时间和空间上的闲置。比如说一辆车只有4% 的时间在行驶,96% 的时间是停着的,这96%停着的空闲时间就是过剩的。共享经济创造价值的核心就在于将这些过剩的资源进行置换,实现现有资源的高效利用,而不是对新资源的开发。本质上就是将资源所有权和使用权拆分,将个人私有资产的使用权以有偿形式共享给他人。这又需要具体考量几个问题。

第一,过剩资源的共享意愿是否强烈。共享经济模式能够推行下去的前提是,人们看中的不再是占有事物本身,而只是事物所带来的使用价值。“占有”不再是人们最看重的一个价值指标,其重要性让位于环境质量、社会关系等幸福指数。而目前为止,人们仍然愿意为“占有”付出更多的成本,比如买房贵过租房,但是大家依然买房。

另外,占有某样东西能够保证自己的需求随时随地得到满足,而共享则充满不确定性,我们愿意为确定性付出更多成本。比如汽车,自己有车,随时随地可以出行。为了不影响自己使用的便捷性,有的所谓“共享”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共享,如空房出租者都有两套以上住房,租出去的是自己不用的房子。Airbnb 最近的一项用户数据就显示,大量房主其实拥有不止一处房产,他们有能力出租一套住房而住在自己另外的房产中。

第二,过剩资源的共享过程必须便捷、低成本。共享经济的成功是基于在自然状态下做出分享行为,并获得收益。如果在分享过程中,让分享者承受过多的执行步骤或付出额外的成本,那么很快就会让分享者丧失动力。

例如,同为出行需求的顺风车,在市区中的使用场景并不多,但需要付出成本却很多,因为市区中拥堵的路段很多,真正百分百顺路的情况少之又少,谁会为了赚十块钱搭上自己宝贵的时间?因此顺风车需求场景更多出现在市区郊区通勤或返乡上,但是这样的需求量与频次又不是非常高。所以当用户面对高成本、低收益时,就会导致撮合概率与用户参与度降低,这就是顺风车从一个共享经济的代表模式慢慢走向无人关注的原因之一。

再比如共享经济的一个典型例子,邻居阿姨做菜给周边上班族吃。在这个模式中,阿姨闲置的其实是“时间”或“手艺”,但配送环节呢?客户服务呢?若分享平台自建配送、客服团队,平台成本就会增高;若把这些工作也交给阿姨,那阿姨本身闲置的时间,突然变得异常饱满,在超负荷地付出成本后,如果收益不如预期就难以持续。所以这个阿姨要不了三个月一定是两个结果:或者累得不想干了,或者雇工上牌专职来干。

第三,过剩资源的共享能否带来更好的服务? Mary Meeker 在2015 年互联网趋势报告里写道:美国的自由职业者已达5300 万,是总劳动力的34%,他们要么无稳定雇主,要么利用业余时间做多份兼职。低于35 岁的美国年轻人中有20% 打多份工,有38% 希望从事自由职业,有32% 认为自己未来的工作时间将非常灵活且有弹性。确实,放任自由的工作方式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朝九晚五的工作不但枯燥乏味,也造成了时间和资源的浪费。但是,在时间自由、工作不确定、收入不稳定的共享状态下,由不确定性引发的压力更加不可控制。同样,对于产品或服务本身,摆脱固定生产线标准化流程,你一句我一句的全民参与,你一段我一段的过程拼凑,是否能保证做出称心如意的产品?共享经济的本质是追求低价其实,共享经济的原动力是满足低价,老百姓欢迎更便宜的出行和住宿。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引入了互联网的概念,让这个过程变得模糊而已。一旦价格上不再具有优势,共享经济很难大规模推广开。拼车软件如果不补贴用户和车主,活跃度马上降低并转向其他平台就是印证。

对于一个实用型产品,人们会以便捷性和其本身能起到的作用来衡量它的价值。一旦购买成本和使用成本之间的差距消失,共享经济就无从谈起。当然,我认为也有可以抛开成本去共享的东西,但只限于非实用物品,比如书籍、游戏光盘、蓝光影碟等。人们分享这样的东西时的动机,已从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变成了寻找精神上的共鸣。当精神层面的收益够大时,就会淡化利益在其中起到的作用,而转向以分享为主、经济考量为辅的模式。不过能够给人带来精神收益的实体物品并不多,人群若过于小众、分散,平台会很难发展,至少现在还没有看到这方面的成功案例。

共享经济的未来应该是“知识共享”知识分享的早期例子是百度百科或维基百科,如今的最新形式是“在行”或“分答”。通过这些平台,人们将自己的知识或虚拟资源、闲置的时间进行了共享。

将线下作为共享行为场景的“在行”,需要供需双方付出的最大成本是时间成本,而真正的“大牛”时间都非常宝贵,他们正是缺时间的一类人,闲置的只是他们的知识,而不是时间。“分答”算“在行”的线上改造版,门槛比一直高高在上的“在行”要低很多,许多生活中的“小牛”“路人甲”也可参与其中。共享的成本低、用户基数大、花费时间少、提问与回答双方都能获得收益,这是“分答”比“在行”能更快吸引更多人的原因。不过,以知识分享为主要目的的“分答”,最近有越来越走向名人化、娱乐化的趋势,偏离了其知识分享的初衷。相信未来一段时间里“类分答”的产品也将不断涌现,共享经济能否在知识分享上发扬光大,有待观察。

总结来说,现阶段的共享经济,是第三方搭台子,利用互联网把供需双方整合到平台上。优步和滴滴出行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其实是直接交易越来越替代间接交易。原来一个司机,他的能力必须卖给企业和出租车公司才能兑现。现在有了互联网工具,他的驾驶技能可以有更高效率的销售。为什么直接交易会替代间接交易?因为整个现代社会的本质是“封装复杂,接口简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