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

永州岛
爱链永州,一网情深!

中国智能制造数字化成破局锦囊

更新时间:2017-08-29 信息来源:凤凰国际智库


自2013年4月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以来,“工业4.0”迅速成为德国的另一个标签,而这只是全球如火如荼的工业转型竞赛的一角。AMP2.0、未来工业计划、中国制造2025…没有谁甘心在这场大潮中放慢脚步。

如果对当今世界上哪个国家对这一系列“新兴”概念的热情最高做个统计,估计答案会让人大跌眼镜——中国。政商学界研讨会频频举行,新词热词不断出世,激动人心的口号不绝于耳,仿佛一个崭新的时代已触手可得。然而,工业转型对任何国家都绝非一蹴而就。

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指出,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是工业革命的核心。这个高度互联的世界让数字化成为每家企业的必由之路。它们必须在这场转型中取得成功,否则将在对手面前束手就擒、功亏一篑。

工业转型“雷声大雨点小”,邯郸学步并非良策

改革开放至今已走过近四十年的历程。前三十年,国家鼓励敢冲、敢想、敢变,可谓“大破”。如今,“大破”的时代已经过去,“大立”的时代正在到来。规则和秩序需要被重建,而中国的工业发展也面临着走哪条路的重要抉择。

当今世界,一场新的制造业竞争已然拉开序幕:美国力促高端制造业回归、德国倾力打造“工业4.0”,以及以法国为代表启动的未来工业计划等。而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实际上便是要与欧美国家提出的概念齐头并进。

尽管中国企业对工业转型的认知迟了一两年,但其在中国市场的反响和火爆程度,远超欧美本土。然而,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中德智能制造联盟秘书长王鹏看来,到目前为止工业转型仍然只是一个方向,“还没能特别精确地看到未来真正的‘山尖’”。

不仅如此,一些业内人士表示,这些炙手可热的新兴概念并不尽适合中国制造业。首先,中国的工业化过程还没完全走完。从制造设备到产品工艺都与其他制造大国差距很大,仍停留在低利润的初级加工阶段。第二,便是中国制造业目前的一个通病:急功近利,“做大做强”。试图依靠收购“做大做强”,挤进世界企业500强的想法并不可取。反观欧美的制造业,无不是专注于掌握核心科技,调整管理方式、优化成本管控,以此来提升企业的利润率,增强抗风险能力——这才是企业脚踏实地的发展之路。

中国企业正面临着前有转型之难,后有劳动力成本之高的困境,万不可信手拈来一个热词就匆匆上马。从2002年的“两化融合”到今天的“中国制造2025”,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当年的“两化融合”不过是对未来工业的美好构想,还远未成为现实。如今的“中国制造2025”也依旧任重而道远。中国当前既不具备美国的先进制造创新红利,也不具备欧洲二百年工业文明的软实力。所以,若想成功实现转型,邯郸学步绝非良策。

“过往的三十年,我们作为中国经济的参与者,共同携手摸着石头过河,在我们前面,是西方发达工业国家,工业化和再工业化的历程,所以我们还有石头可以去摸,未来的三十年,我们已经站到了工业化的领头羊的位置,再往前走,前面没有别人走成功的路,没有石头可以摸了。”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工业事业部中国区负责人马跃在施耐德电气创新峰会成都站上接受凤凰网采访时如是说。

中国企业在学习欧美先进技术,追随智能生产为代表的工业转型潮流时,要充分认识到以上是“确保欧洲(美国)制造业”未来的战略,而非适用于所有国家;要在吸取他们为客户及相关利益方带来价值增值的先进模式和工业基础上,结合中国制造业发展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线路图。中国市场工业产品供求关系发生逆转后,制造企业尤其要具有冷静思考、精准转型的思维和模式优化的能力。

“冲出瓶颈”,数字化为智能制造破局献策

目前,数字化革命正在攻破制造业的城墙,并且不断搅乱媒体、金融、消费品、医疗和其他行业的原有秩序。事实上,数据和新型计算能力的爆炸式发展以及人工智能、自动化、机器人、增材技术、人机互动等领域的进步都在激发创新,这些都将改变制造业自身的性质。业界和学界的领军人物一致认为,数字化制造技术将会改变产业链的每个环节:从研发、供应链、工厂运营到营销、销售和服务。设计师、管理者、员工、消费者以及工业实物资产之间的数字化链接将释放出巨大的价值,并彻底刷新制造业的版图。中国工程院李国杰院士甚至认为,“新经济本质上是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过渡”,数字化技术对工业经济的驱动力将加速提升。

然而,尽管企业高管们也都意识到了数字技术对于推动业务发展的巨大潜力,他们对于实现方式却并不明确。凯捷咨询联合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管理学评论发布的《推行数字技术——新型战略任务》报告显示,尽管企业对于数字化转型需求的认知度越来越高,大部分企业仍挣扎于如何利用新型数字技术创造商业利益。他们既缺乏管理气度也缺乏相关经验,不知如何利用技术有效驾驭转型过程。即使是在有效平衡技术方面显示出领导力的企业,也会遭遇新数字技术带来的挑战。

面对城镇化、数字化与工业化带来的能效挑战,数字化转型与创新驱动已经成为工业领域企业实现洞察市场、运营优化以及提升利润的关键动力。在这一背景下,施耐德电气推出了面向工业领域的EcoStruxure,以帮助广大工业客户应对全新挑战。该平台拥有行业领先的互联互通产品、边缘控制和应用程序、分析及服务三层架构,将业界最广泛的能源、自动化和软件产品整合成客户所需的完整解决方案。

要想面对一个创新型的未来,数字化是关键,而搭建起这个平台之后,软件便是重中之重。拿起一部手机,真正让你决定买下它的,更多的是在上面能够运行什么样的App,硬件越来越不是选择的要点。同时,是音乐手机还是拍照手机,是否自带美颜,这些深度挖掘客户体验而打造的手机特点也可使他们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同理,软件和客户体验已成为指引工业企业在数字化大潮中乘风破浪的指挥舰。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工业体系全部健全并且互联网企业发展仅次于美国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在产品需求进入到消费者主导之后,搜集、分析消费大数据并发掘、利用其价值是我国制造业的最大优势,熟悉本地消费者习惯进行价值流重组等商业模式与运营模式的转型是我国制造业在新一轮竞争中获胜的正确方向。

未来虽然依旧遥远,但优秀企业在向这个方向积极推进的途中给整个行业带来的蠕变效应也不容小觑。马跃表示:“面对当今软件定义并驱动制造业发展的趋势,施耐德电气始终坚持创新,此次发布的面向工业领域的EcoStruxure,将进一步促进数字化和自动化的有机融合,提升工业用户的决策力和生产力,增强企业级控制及透明度,实现端到端运营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优化,为工业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全面助力。”融合了源于WonderwareTM的最新一代System Platform2017的EcoStruxure,使工业用户能够充分利用数字化带来的机遇,整合体系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工业运营,优化资产管理,适应快速变化的业务环境。

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力量之一,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的中国制造业迫切需要可执行、可落地的实际解决方案,从“中国制造”稳健迈向“中国智造”。针对中国工业用户的这一独特需求,施耐德电气将面向工业领域的EcoStruxure全新架构和“透明+融合”、“先医后药”、“先软后硬”三大理念相结合,提供出最适应中国制造业发展阶段需求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帮助中国工业客户实现了端到端智能化和生命周期智能化的卓越升级。

实现扁平化管理,物联网助企业打赢“班长的战争”

数字化正在通过更为高效的业务流程促进企业转型,同时利用数字化技术开发全新运营模式。对企业形成的颠覆性影响正在迫使企业、组织以及政府重新定位传统型的职能——所有促成互联企业的业务部门,包括财务、人力资源、运营等。

一家真正实现数字化的企业不仅满足于采用新型技术,而且以数字化的运营模式取代原有机制,从而将运营模式与产品平台、数据分析全面整合。搭建了高效、数字化的流程,员工就能花更多的时间专注于创新、优先级更高的工作。埃森哲咨询和通用电气共同开展的研究表明,近三分之二的产业企业表示,他们采用大数据分析是为了找出并迅速解决与设备或资产相关的问题。这种能力是全面转型成为数字化运营的关键。工业物联网(IIoT)的演进同时为企业提升实力。根据由产业物联网得出的数据,企业能制定优化产品以及运营的战略。

军事学术界有一种说法:传统战争是将帅的战争,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21世纪的数字化战场,则是以士官为主的“班长的战场”。

在传统的军队概念中,班是最小的战术单位,而班长也只是一个最小的战术支点,所谓兵头将尾。但是,在信息化条件下,远程作战能力强大,卫星、宽带、大数据,与导弹群组、飞机群、航母集群进行火力配置,使得班这个最小的战术单位,可以直接与指挥部信息转换,制定作战计划。班长这个最小的战术支点,有可能成为决定全局的要点。

敏锐的企业家迅速把握住“班长的战争”这一时代特征。华为公司掌门人任正非就公开提出,要改变过去集团冲锋的作战方式,转向“班长的战争”模式,以此来抓住“战略机会点”。其理由是,“要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呼唤炮火”。

把指挥权交给一线,通过指挥权前移,让小团队在一线发现战略机会,即时向相关各方请求支援,用现代化手段实施精确攻击打击,这正是许多创新型企业的成功经验。特别地,在信息孤岛与信息海洋并存的工业企业中,一方面信息系统间兼容性和集成性的缺失导致许多关键信息无法交流和传输,一方面中控室的工作人员面对大屏幕上的海量信息无所适从。这时,实行数字化、扁平化的管理模式便显得尤为重要。

施耐德电气中国区工业事业部软件负责人徐哲在施耐德电气创新峰会成都站上接受凤凰网采访时强调,大数据(data)对企业决策者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将数据转化成信息(information),把信息升级为帮助决策的知识(knowledge),再经过深度挖掘和分析凝练成智慧(wisdom),数据才能真正发挥全部价值。这也正是EcoStruxure的志向所在。物联网将帮助大家把静默的资产加以优化,最大程度采集并整理数据,挖掘数字化的未来价值,管理资产,进行智能化的运营,最终实现可持续可盈利的目的。同时,它将最大限度地授权现场员工,通过智能化设备,完成一些原来只能够在中心控制才能够完成的复杂的决定和工作。这实际上是边缘控制对未来制造业带来的革命性变化——打破职能界限,实现扁平化管理。

依托施耐德电气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新一代的智能工厂可以让客户的生产制造过程一目了然,客户订单将自动转化为生产计划,对人员、设备、物料智能调配,形成全程数字化追溯,实现从用户到供应商的端到端智能化。此外,智能化系统能够覆盖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研发、生产制造到远程服务,实现全程透明可视化管理,帮助企业打赢“班长的战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