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

永州岛
爱链永州,一网情深!

[人物志]鲁冠球的精神遗产

更新时间:2017-10-27 信息来源:第一财经


   10月25日上午,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万向集团董事长鲁冠球因病逝世了。在过去40多年时间里,凭着一股坚韧苦干的精神,只有初中文化的鲁冠球给世人留下了一个中国农民的奋斗故事,将一家小作坊变成大型一家跨国企业集团、产业栋梁。

  鲁冠球身后留下的物质财富无疑是巨大的,这个物质财富主要属于利益相关方;而他的精神财富同样巨大,这个精神财富值得全社会学习和吸取。

  当然,鲁冠球的成就不属于他个人,以他为代表的这一代企业家、这一代普通中国人,在中国从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历史大转型中,起自最底层,一生克服万难,共同建成了现代化中国的基本框架。翻阅改革开放40年来的历史,有许多个留下印记的名字,也许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木讷不善表达,但无疑给我们留下了思想精神的遗泽。在中国企业和中国经济步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阶段,这些精神遗产尤其值得我们思考和发扬,其中某些关键点也许还将具有长期指导意义。

  例如专业主义精神。企业走专业化道路还是走多元化道路,是一个常论常新的课题,当然也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但加深对专业化的理解,无疑有助于企业的长期健康经营。鲁冠球大概是当代中国最早开始思考专业化的人之一。万向集团的前身是1969年创办的宁围人民公社农机修理厂,其实只是一个铁匠铺。1980年,鲁冠球将厂门口四块牌子摘掉三块,只保留“萧山宁围公社万向节厂”,专攻汽车用万向节。当然,时至今日,万向集团已经成了一个多元化的企业集团,仅在金融领域,就有多个不同业务牌照。但在核心主营业务汽车零部件产业方面,万向集团一直在稳步前进。专业化和多元化在世界上都有众多成功案例,但毫无疑问,它们的立足点都必须是专业主义。

  浮躁的时代确实有人靠投机发财,但怀有远大产业梦想的企业正在越来越壮大,而展望未来,这一分化将愈加明显。鲁冠球一直被誉为企业的“常青树”,创业至今已经40多年却一直屹立不倒,许多和他同时代的企业家在喧嚣一时后都早已烟消云散,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鲁冠球怀有坚定清晰的产业梦想。从一个铁匠铺起家,万向如今已在美、英、德、加拿大、巴西、委内瑞拉等7国设立了11家公司,并先后收购了美国舍勒公司、百年老店美国洛克福特公司、美国UAI公司,成为世界汽车零部件巨头,进而蓄势推进,进军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目前,中国多个产业领域已经成长出许多世界级优秀企业,诸如华为、万科、格力、阿里巴巴等等,回顾这些企业巨头的成长之路,无一不是产业梦想驱动。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关键点之一是企业家的思想升级。“学习型组织”一词,鲁冠球未必熟悉,但他实际上一直在实践。他以初中学历的低起点,一生学习不止,带动产业不断升维,在汽车零部件制造方面自不待言,在“武林之巅”的资本市场上,万向系也掌控4家、入股4家上市公司。这种学习精神对后来的企业家、对普通大众,无疑都是一个鼓舞。

  跟美国、德国当年工业化起步期的企业家相比,鲁冠球这一代的生存环境和起点恶劣得多,他们艰苦创业的精神,恐怕不是“企业家精神”一词所能概括。他们践行着很多传统文化遗留下来的朴素的道理,这些肯定吃苦上进、期望奉献社会的朴素道理会在经济和经济之外的所有领域散发光芒。

  “常青树”鲁冠球能够与时俱进,已经十分不易,我们当然不能苛求他完美。鲁冠球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国经济处于新阶段、面临新课题,“80后”“90后”群体的生存环境已经迥异,鲁冠球的精神、经验都不可能直接套用(有些局部经验是否还管用已成问题),但当我们回顾这位几乎是穿越了历史的重要人物,不由得涌出敬意,并珍爱他的精神遗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