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

永州岛
爱链永州,一网情深!

李继亮:清明时节话郊游

更新时间:2017-03-12 信息来源:永州岛

  作者: 李继亮

    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历书 “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这个时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自然界中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充满活力。

  清明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在清明期间亲人共同祭祖扫墓,已是我国人们的一种固定的风俗习惯。如今在清明前后,各家族都会相约某一天,亲人齐聚,祭祖扫墓,吃清明饭。

  清明时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踏青郊游。在踏青郊游中还要开展一系列文体娱乐活动。

  1、踏青郊游

  清明到来时,正值春回大地,气温升高,春光温和明媚,草木发吐绿,正是人们外出春游的好时候。郊外远足,脚踏青草,特意欣赏和领略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春光景色,同时,在郊野游玩娱乐一番,抒发漫长严冬带来的郁结心胸,怡乐融融。宋朝的程颢在《郊行即事》叙述了踏青郊游的愉悦情形:“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据说,古时妇女平日不能随便出游,就是清明扫墓也有规定,女子不得参加,而成年男人都祭祖扫墓去了,所以,女子过清明,一般都是娱乐。因此妇女们在清明节比男人玩得更开心,民间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说。在清明节前后,女人们“结伴携酒食往郊外野餐”,不管是否相识的男子均可入席同乐,充满了豪爽,令人感叹。唐代张继《闾门即事》记叙了古人清明郊游野炊狂欢的盛况:“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2、荡秋千

  女子们在清明节来临的时候,都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三三两两,来到郊外,一起荡秋千。据说,如果秋千荡得高就意味着将来的生活会过得好,女子们便都放下矜持,兴高采烈地荡。明朝王磐《清江引清明日出游》“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由于清明荡秋千随处可见,元明清三代定清明节为秋千节,皇宫里也安设秋千供皇后、嫔妃、宫女们玩耍。

  3、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后来,风筝亦逐渐发展成广为流行的郊游娱乐活动。

  清人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古人还认为清明的风很适合放风筝。清嘉录中说“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在古人那里,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4、拔河

  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主要为了提高军士的体能和团结协作精神,后来流传于民间。盛唐时期曾在清明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重要内容之一。

  5、插柳

  宋人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这种习俗表达了人们对春回大地的喜悦。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谚语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的说法,说明清明折柳在旧时是很普遍的习俗。据说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么插柳戴柳不仅是时尚的装饰,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清明插柳也可能跟过去寒食节以柳枝乞取新火的的习俗有关。今天看来,随意折取柳枝是对树木的一种损害,是不宜提倡的。

  此外,古人在清明时节还有唱歌、跳舞、玩球、射柳、斗鸡、

  放河灯、饮酒、吃寒食等多种多样的风俗活动。

  (蓝山县旅游外事侨务局 李继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