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7-03-21 信息来源:红网零陵
零陵有个金牛岭。金牛岭上有座金仙观。在清代和民国时期,这里香火旺盛,来朝拜的人络绎不绝。
而今日,金仙观仅存一处残桓遗址。
据说,明末,住在零陵城内的道士贺丽阳,游历周围山水,来到金牛岭,将东南方半山处的一个山洞起名为丹霞洞,并在此修炉炼丹。到了清康熙初年,贺丽阳出走零陵城,寻找一处自己的修道之处,以让自己的道业得以传播。他往城东,选中了自己曾经炼过仙丹的金牛岭,在丹霞洞旁投资修观。几年后,一座规模宏大的金仙观建成。他在金仙观四周栽上松柏楠竹,从山上引入山泉,又招募道徒,还在金仙观旁的一处悬崖上书刻“丹霞”二字。这样,金仙观依山傍水,茂林修竹,风景秀丽。十里八乡的人们来到这里,烧香拜佛,十分虔诚。人们求子嗣,秋平安,求发财。
据说,金仙观的菩萨很灵验。凡是来朝拜的人,都能如愿。因此,金仙观里每天木鱼梆梆,声声脆响;吟经诵文,不绝于耳;烟雾缥缈,人迹不绝。不久,金仙观便名声大振,进观朝拜的香客像鲢鱼咬尾一样连绵不断。这样的好光景,一直持续到解放初。
对于金仙观,史书上均有记载:
《永州府志》:“真仙观,在金牛岭上。”真仙观即金仙观。
《零陵县志》:“金仙观又名真仙观,在城东10公里的菱角塘村西北金牛岭上丹霞洞侧。传为康熙年间,贺丽阳隐居修道处。现楼观、亭榭俱毁。岩左石壁上‘丹霞’二字仍清晰可辨,系楷书,苍劲有力。”
还有古人对金仙观大加赞咏。
明末清初诗人陈正谊《金牛岭真仙观访贺丽阳》诗曰:
绝壁云天只数尺,壁上茅斋附悬石。
远寻山路上杳冥,忽焉身在寒云曲。
高人三载棲兹处,心迹了然无新故。
清赏惟余凤尾琴,采幽独识梅花路。
危楼远向南野开,翠色寒光百里来。
坐待小窗人静后,大江风雨入孤怀。
寤寐思君已数年,篝灯一风貌依然。
好将此意盟他日,相期孤云野鹤边。
诗中的“高人”指的是贺丽阳,因为诗人与贺丽阳是挚友,“寤寐思君已数年”,所以特往拜访。
清代诗人蒋谦在《登金峰新亭》诗中写道:
欲揽奇峰胜,云开翠霭闲。
牧童吹笛过,老衲负薪还。
倚石时抛杖,看云遂到山。
此中尘事少,长啸为衰颜。
这里说的金峰即金牛岭,新亭即金仙观。作者把金牛岭的景色、牧童的悠闲、老和尚的劳作、自己登峰拜亭“倚石时抛杖”的喜悦以及高歌长啸,以免尘世之事纷扰的心境坦露出来。
蒋铨的《金峰石室诗》记述:
石室宛如塔,烟萝相与清。
真人不可见,仙药尚能名。
月影中宵上,岚光四壁生。
结茅非好事,岩壑本多情。
这位清代诗人把金牛岭上金仙观旁的丹霞洞以及周边的山沟拟人化,有情于真人贺丽阳,曾隐居此地。
金仙观的传说也让人警醒。
贺丽阳之后的若干年,金仙观里住着一老一少两个和尚。
金仙观背倚金牛岭,面对一片田洞和清清潇水,每天来拜佛求福的善男信女不少。但这两位和尚也是人,每天要吃要喝,就外出到各村各户化缘。无论刮风下雨,无论天寒地冻,无论烈日炎炎。有时化一次缘只够吃一天,有时可以保上好几天。而且,他们化缘回来的稻谷,要用石臼舂,要用米筛筛,去壳除糠,才能成为大米。他们就在观里凿了一个小石臼。
化缘很辛苦,还欠人情,他们心里也感到不好受。
一次,一位神仙化装成香客,来到金仙观,看了情况,见两位和尚也是怪可怜的,就很同情的安慰了几句,走了。
第二天一早,老和尚起来,一看石臼,里面盛了一些白花花的大米。他觉得奇怪,就叫醒小和尚问个明白,小和尚也挺纳闷。这人没来狗没叫,怎么石臼里就有了大米呢?
他们把米掏出来,不多不少,刚好够两人一天三餐吃饱,没得剩的。
从此以后,每天早上,这石臼里就会装着够两人一天的米量。这是那位神仙赐的。两位和尚也不再外出化缘,轻松多了。
又过了好久,这老和尚想,我们不要外出,也不用劳作,就有现成的大米煮饭,可以安心作法事,这好是好,但每天只有两人的米量,没得剩余。既然是神仙搬来的,也不会费什么力气的,神仙有的是法子。只是这石臼太小,不能多装,我何不把它凿大些,让它多装些米,如果吃不完,还可以拿到墟场换点零钱。
老和尚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就叫小和尚拿来锤子、錾子,敲敲,凿凿,打打,一个比原来大一倍的石臼凿成。
第二天清早,老和尚满怀欢喜的来到石臼边,想得到更多的白米。但结果令他很惊讶:石臼空空如也,连原来够两个人吃一天的大米也没有了。
老和尚很无语,很沮丧,呆坐在地上,心里更后悔。
从此再无这等好事。
从此,一老一少两个和尚每天又出现在化缘的村道上。
老和尚懂了,人啊,见好就收是上策,不能太贪心啊。
现在,金仙观的遗址仍坦露在金牛岭。人们盼望,何日重修,让它成为一处新的旅游景点和道教之地?
作者:袁忠民 责编:零陵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