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

永州岛
爱链永州,一网情深!

评论:拥抱永州旅游发展的春天

更新时间:2017-03-31 信息来源:永州日报

\

有朋自广西来,不亦乐乎?

昨日,42台旅游大巴和自驾车组成的庞大车队,满载着1000余名广西游客,从桂林市抵达我市体育中心,开启了两地旅游交流活动的序幕。也打响了我市旅游升温战役的第一仗。

我们对广西游客来永州旅游观光表示热烈欢迎!

桂林、永州山水相连、文化相通、人文相融。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的灵渠,沟通了湘江、漓江,加强了两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密切各族人民的往来。“碧桂之林,苍梧之野;大舜隐真之地,达人遁迹之乡。”唐代唐太宗的名句,道出了桂林与永州自古以来深厚的渊源。

湘漓同源,一衣带水。相邻亲戚,常走常亲。今年2月28日至3月1日,桂林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秦率桂林市党政代表团到永州市学习考察,并与永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晖和永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易佳良等领导进行友好交流。桂林与永州山水相连、文化相通、人文相融,特别是湘桂高铁开通,两市往来只有一个多小时车程,具有“两小时高铁经济圈”的独特优势,合作前景广阔。两市主要领导一致同意,进一步深化旅游、文化、工业等各方面交流合作共赢,造福两市人民。

而在此不久之前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中,市委明确将旅游升温作为全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打好“六大战役”的重要内容,这既是对省委提出的建设以“锦绣潇湘”为品牌的全域旅游基地的全面落实,也是加快建设创新开放新高地、品质活力新永州的迫切需要。

“千车万人游永州”活动正是在这种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

但,看惯了甲天下山水的广西游客,来永州看什么?

处处是文化,满眼皆历史。和桂林俯拾皆是的自然山水美景不同的是,永州更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的历史文化,诸如舜文化、理学文化、柳文化、书法文化、女书文化、瑶文化等,这些文化随着时光深深地融合在了永州的大街小巷和名山绿水之间。

即便如此,我们还必须承认,同国际旅游胜地桂林相比,我市的旅游还存在相当多的短板:缺乏深度融合,没有形成精品线路;缺乏品牌引领,没有形成辐射带动作用;旅游产业投入不足,体制机制创新能力不强等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正视当前,永州旅游要后发赶超、跨越发展,就要乘势而上、借势发力、用势作为,乘着桂林这艘旅游大船出海,不断提升旅游产业发展实力,做好旅游业这篇大文章。

乘势而上,用文化引爆永州旅游。现如今,人们看风景的同时更注重精神文化的享受,富含文化品位的旅游才是真正打动人的文化之旅。永州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境内至今保存较为完好的历史文化古迹有2700多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6处,“国保”数量位居全省前列,2016年又成功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行列,成为全省第四个被国务院授予该称号的城市。要致力发掘永州这本书中的文化元素,充分展示这本书的文化魅力,彰显文化内涵。同时要始终突出文化特质,全力开发文创产品,做足做靓永州文化这篇大文章。采取“旅游+文化”等模式,深入推进旅游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

借势发力,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要强化规划引领,持续推进重大旅游项目建设,打造核心景区,提升精品项目,形成精品线路,完善交通网络,加强形象推广,尽快形成影响力大、吸引力强的旅游产品。围绕“一心双核一带一圈三板块”的旅游发展战略,积极推出一批覆盖全市、带动全域、延伸周边的特色精品线路,推进景区从“单兵作战”走向协同发展。

用势作为,完善旅游发展体制机制。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逐步探索景区所有权、管理权与经营权相分离,鼓励和支持大型旅游企业和集团公司参与我市旅游景区开发和管理。探索成立市属国有旅游建设投资公司,整合全市优质旅游资源,实现对旅游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经营。探索建立旅游专业投融资平台。

永州的特色,“特在历史、特在文化、特在自然、特在民俗”。只有找准定位,铆定目标,精准发力,久久为功,永州旅游大发展大繁荣指日可待。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相邻亲戚,只有常走才能常亲。双方要以旅游合作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拓展两市在各方面交流合作共赢。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我们要借助桂林旅游这艘旅游大船出海,推动永州旅游快速升温、快速发展。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