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4-26 信息来源: GPLP
截止3月底的过去一年里,Digi-Capital最新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游戏业并购与收购事件涉及资金约220亿美元,其中75%以上的资金都与腾讯有关。仅在投资领域42亿美元的总额度中,腾讯一家占比就超过了40%。
腾讯的“游戏王国”
腾讯投资是名副其实的“游戏王国”
2018年,腾讯在游戏产业的投资步伐还在明显加快当中。
2018年2月,腾讯先以30亿元人民币战略入股盛大游戏,后又斥资500亿韩元领投了韩国游戏公司Kakao Games。
2018年3月,腾讯斥资6.32亿美元投资斗鱼,以4.6亿美元独家战略投资虎牙直播,随后,又以4.52亿美元入股法国育碧,获其5%的股权。
可以看到,在对游戏业务投资上面,腾讯很舍得花钱,一副买买买的节奏。
时间再往前翻一下:
2017年,腾讯1.43亿美元战略入股西山居,4.9亿元入股掌趣科技,1770万英镑战略投资英国游戏开发商Frontier,占股9%,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2016年,腾讯以约86亿美元收购芬兰手游开发商Supercell,获得其84.3%的股权。
2015年,全资收购《英雄联盟》的开发商Riot Games;
2014年,腾讯200亿韩元投资韩国游戏研发商PATI Games;
2013年,腾讯巨资投资动视暴雪,获得其25%的股份;
2012年以3.3亿美金拿到《堡垒之夜》的开发商Epic Games 48.4%股份;
……
这样买买买的结果是,在全球诸多知名的游戏公司背后都有腾讯资本的影子。GPLP君根据公开的数据粗略统计,算上近期投资,在过去十年里,腾讯在游戏领域有超过40期投资并购案,花费总金额约920亿元。
而从投资范围来看,从直播平台、游戏开发商再到AR/VR游戏平台开发商,腾讯都有投资。从行业角度来看,无论是端游、页游,还是手游,腾讯从未缺席;从品类上看,从RPG到MOBA,腾讯品类无处不在。
在产业布局上,继WeGame平台发布、极光计划亮相、 T-GIF基金之后,腾讯先后上线了微信小游戏、手Q玩一玩等全新业务形态。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游戏产业,腾讯在已经包围了整个产业渠道链条,是名副其实的“游戏王国”。
买买买的背后,腾讯为何对游戏产业情有独钟?
为什么腾讯喜欢投资游戏产业?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所有人都知道腾讯是社交平台,然而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腾讯的主业是游戏产业。
无利不起早,做游戏真的很赚钱,不,更准确的讲,腾讯做游戏真的很赚钱。
腾讯游戏的方法很简单:投资游戏——赚钱——投资游戏——赚钱,如此往复。
2016年,全球游戏总收入为996亿美元,腾讯的游戏收入就达102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一,占全球市场的10%
2017年,腾讯游戏收入达978.83亿元,占公司总体营收比重的41.17%。
2016 年以前,腾讯游戏的收入在腾讯集团当中占比超50%,
毫无疑问,游戏是腾讯最赚钱的业务,这也是腾讯公司的核心收入来源。
游戏行业的持续火热也是腾讯不断加码的关键因素之一。
根据《2017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17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2036.1亿元,同比增长23.0%,中国占到全球市场份额28%,用户规模达5.83亿人,同比增长3.1%。
2017年,腾讯一家就拿下了中国游戏市场49%的份额,不管是在营收还是净利润方面,腾讯是中国游戏领域的绝对No1。
进入2018年,腾讯游戏势头不减,继《王者荣耀》之后,腾讯的“吃鸡”游戏异常火爆。市场研究机构Sensor Tower发布了今年3月中国出海手游排名,腾讯的《绝地求生:刺激战场》海外版《PUBG Mobile》位居下载榜第一。
另据App Annie统计的2018年3月全球iOS手游收入榜,腾讯的《王者荣耀》和《QQ飞车》位居前两位。
在蛋糕总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腾讯得到的越多,其他厂商能分到的市场份额就会越少,特别是在中国市场,头部集中效应非常明显,“马太效应”展现的淋漓尽致,于是,我们就想问,腾讯游戏为什么会成功?
腾讯游戏的爱与痛
在游戏行业,网易才是先行者。
自 2007 年腾讯决定大力推广游戏业务以来,十年时间,被杀退的何止网易一家,最早的盛大曾经火爆一时,联众也是当中的佼佼者,巨人更是依靠《征途》登上了纳斯达克,只是如今环顾四周,腾讯游戏仿佛失去了敌手,孤独求败。
胜者是腾讯游戏。
尽管抄袭、模仿、山寨等质疑声一直相伴,但对于腾讯自己而言,人家叫做“创新”——从推广及运营入手,依托于腾讯QQ、微信构建的社交生态,腾讯游戏可以快速导入用户,这种天然优势使得腾讯可以快速适应和抢占市场。对腾讯而言,把众多游戏产品推广给用户,让用户选择去留,好的就投入资源,持续跟进,垃圾游戏就及时退出,保证腾讯始终能够占据主动权。
掌握了渠道,进而,腾讯开始发力产品,资料显示,与传统的游戏厂商不同,腾讯游戏的主要产品皆非自产,而是通过代理的方式拿下中国地区运营权,进而成功获利,简单来说,就是依靠渠道上的优势展开推广及运营,腾讯游戏最终才一路跑步前进。
更重要的一点是,这样的玩法一般游戏公司根本玩不起。
没办法,有钱真的可以任性。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从游戏本身来说,腾讯游戏往往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即使是所谓“抄袭”,腾讯游戏往往能够更好更快的优化,从而快速超越对手。此外,不管是在游戏品质上,还是在游戏本土化打造上,腾讯都是下足了功夫,海外版《PUBG Mobile》能够获得成功就足以证明腾讯的策略及能力。
此外,在进军国际市场的征途中,腾讯的战略眼光也值得思考。
近期,腾讯游戏宣布与Epic Games公司达成战略合作,获得其建造战术竞技网游《FORTNITE》中国独家代理运营权,这就是势头正猛的爆款游戏《堡垒之夜》。其实,早在2012年,腾讯就以3.3亿美元战略投资了Epic Games,拿到了其48%的股份。
但这只限于代理业务。
在创意方面,过去的十年当中,腾讯先后推出了《QQ飞车》《QQ炫舞》等自我研发的游戏,然而花了血本,实际效果却非常一般,由于缺乏优秀的开发团队,因此,这些游戏的质量一直处于中下游水准,再加上复制模仿等各种嘲讽,这几乎让腾讯游戏“自残”。
当然,痛定思痛之下,腾讯游戏最终减少了研发投入,他们开始了微创新之路——只要一些小型游戏公司做出了精品爆款,腾讯就开始进行“微创新”,然后借助自身平台优势推广。
当然,这到底是模仿还是真正创新值得讨论。毕竟大公司有大公司的优秀,小公司有小公司的特点。
对腾讯游戏来讲,腾讯游戏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主要是因为腾讯愿意且有能力去布局更多市场,同时制作出针对各种市场的产品。
然而,不可否认,这样做的后果是,整个游戏行业的创新能力在下降,比如,2017 年上半年,游戏公司融资事件比去年下降了三分之一。
与此同时,因为游戏业务,腾讯也备受质疑——如何权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这是游戏厂家,包括腾讯亟待面对的问题。
2017年,《王者荣耀》风波就将腾讯及马化腾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由此,腾讯游戏也开始了变革。
对于腾讯游戏的未来,2018年,“探索游戏更多可能”成为腾讯游戏的企业愿景,诸如希望游戏可以在医疗、教育、军事、科学研究等行业问题上发挥功效,进一步探索游戏的正向价值,推进功能型游戏的发展。
然而,现实路漫漫。
2018年4月23日,在UP2018腾讯新文创生态大会上,“泛娱乐”升级为 “新文创”,即通过更广泛的主体连接,推动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的互相赋能,从而实现更高效的数字文化生产与 IP 构建。会上,腾讯一口气发布了28款游戏。在如今区块链火热的情况下,腾讯顺便也发布了旗下首款区块链游戏。
腾讯游戏依旧英雄本色——只要是风口,不管是东风还是西风,先站上去再说。
理想很动人,但是现实很骨感,或许,腾讯游戏需要的不仅仅是口号,而是刮骨疗伤的变革。
一句话,在谋求自身口碑的路上,腾讯游戏需要拿出更多诚意。